考研政治:30条必背思修知识点

2018/9/18 13:30:16 来源: 网络
分享:

考研大纲已经公布,海天考研第一时间为大家进行了大纲解析,具体情况点击查看:2019海天考研大纲解析专题。在大纲后,大家的压力是否更加巨大呢?海天考研整理了有关思修的30个必背知识点,为大家的复习增添助力。

1、时代呼唤英才,希望在于青年。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2、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时间划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主体划分),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内容划分),一般理想和崇高理想(层次划分)。

3、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实现人生理想途径:1.立志当高远2.立志做大事。3.立志须躬行。4.伟大出自平凡。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内容是:爱国主义(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6、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爱国主义,总是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爱国主义的丰富性和生命力,正是通过它的历史性和具体性来表现的。爱国主义的2个一致:对于大陆地区的人民来说,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具有一致性。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爱人民政府,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来说,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也是一致的,在这个问题上,爱国与否是最基本的政治原则。

7、人生观是世界观在对待人生问题上的具体体现,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要正确认识人生的3对矛盾:树立正确的得失观、生死观、幸福观。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8、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普遍标准/基本尺度: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

9、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关键是要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最终取决于人与人关系的协调。脱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就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和解决当代世界出现的尖锐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10、处理个人与他人原则:诚信,平等,宽容,互助。平等,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前提;诚信,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保证。宽容,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必不可少的条件。

11、道德的主要的功能包括认识功能、规范功能和调节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功能是调节功能。

12、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特定的意识形态,从本质上讲是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中华传统美德作为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部分,在对待中国传统道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问题上,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盘复古论两种错误观点。

13、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14、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因为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15、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有: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其中,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助人为乐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

16、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17、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其中,最基本要求是爱岗敬业,最高要求是奉献社会。诚信既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还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诚信不仅是道德规范,也是一种法律规范。

18、个人品德具有3个鲜明的特点:1.实践性;2.综合性;3.稳定性。作为劳动主体的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而个人品德是决定人的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

19、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规定权利和义务,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是:1.体现的意志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是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2.从实质内容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是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20、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有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和教育作用。其中,指引作用是法律的首要作用。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实现的。

21、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法律遵守(守法)环节。其中,法律制定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2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有4个: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其中,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23、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治国方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24、道德和法律是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2种基本手段。道德和法律的作用方式有所不同,但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道德是法律的补充,道德调节领域更为广泛,为法律实施创造条件。法律是道德的支撑,法律作用的实现是道德作用的发挥的重要支撑。

25、尊重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法律权威是指法的不可抗性。

26、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有3:1.是辩证统一2.一律平等3.互利互赢。其中,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平等,是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方面。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在:两者具有相互依存、目的与手段、二重性的关系三方面。

27、人身权利是公民参加国家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公民权利的重要内容,一切组织和个人都负有不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义务。

28、法律上的自由平等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平等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前提和基础。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公民的最高法律义务。

29、法治思维方式基本内容:法律至上、权力制约、人权保障、正当程序、公平正义。

30、人权的法律保障包括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和司法救济。宪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前提和基础。行政保护是人权保障的关键环节。司法救济是人权保障的最后防线。

  2024考研人数已公布,达43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5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

中间广告图.jpg

活动专题